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火车铁路拖出来的故事 >第五章 日本维新的号角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五章 日本维新的号角(1 / 2)

火车头:明治维新

1868年4月6日,日本天皇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《五条誓文》,第一条是稳定日本权贵;第二条是强调上下一心,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;第三条是废除等级制度;第四条是暗示要与外国交往;第五条是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。这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启资本主义改革序幕。

1868年10月23日,日本改年号为明治,这次改革史称“明治维新”。

从明治维新开始,日本搭上西方的政治列车;这一年,日本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,火车的汽笛声成了改革的号角。

第一节车厢:火车,美国带来的礼物

中国清朝时期,日本处于幕府时代,也是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,日本开国,还得从美国说起。

美国独立后,日子非常难过,英国对其进行了经济封锁,自己又与法国、西班牙闹僵了,为了生存,美国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。美国独立后的第二年,美国“中国皇后号”商船开始了对中国的贸易航行,然后,与中国的贸易便一发不可收拾,十年后,也就是18世纪90年代,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就牢牢占据第二的位置,仅次于与中国已经进行了百年贸易的英国,美国也在中美贸易中赚到了工业革命所需的第一桶金。

此时的日本,静静地待在中国的东边,尽管荷兰人、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、英国人、俄国人都到过日本,但是,对于西方国家来说,这是个可有可无的地方。

中美贸易扩大后,日本的地位在悄悄改变。

美国与中国的航线有两条,一条是东航线,跨大西洋,绕非洲好望角,经印度洋,进入西北太平洋地区,这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路线;另一条是西航线,绕南美洲合恩角,跨太平洋来到中国,而日本正处于这条航线上。

这样,被欧洲国家看不上的日本,对美国来说就非常重要了;此时,日本跟大清王朝一样,封国。

日本进入了近代,本来允许西方来传教,但是,1637年发生了天主教徒起义,这场起义后,日本对西方国家发布了锁国令:只要是西方国家的船只接近日本领土,就用大炮轰走。鸦片战争后,结局传来后,日本才觉得这群西方人有点本事,竟然打败了中国,加上锁国令已经发布200年了,所以,执行这条命令开始打折扣,与此同时,美国与日本却在互动。

1845年4月,美国捕鲸船救了22个遇险的日本渔民,将他们送回了日本;1846年,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爆发,3艘美国军舰从菲律宾绕中国、日本回国,日本为美国军舰提供了补给;1849年,日本配合美国解救了在北海道遇险的美国船员。

这一系列行为,让日本和美国相互有了一定了解,双方开始接触。

1850年,副总统菲尔莫尔成为美国第二位以副总统身份继承总统职位的人,他在任仅两年八个月,干了两件大事,第一件是修了铁路,1840年以前,美国的铁路大部分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,西部地区一直没有铁路;菲尔莫尔主政后,大修铁路,1852年,东西部铁路在芝加哥市接通,使得芝加哥成为了美国铁路网的中心,促进了西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。第二件事就是踹开了日本国门,他派遣海军少将佩里率领舰队前往日本,要求日本政府开放港口与美国通商。

1853年4月,美国东印度洋舰队司令员佩里将军,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“密西西比号”到达香港,他受总统委托,准备前往日本,希望与日本签订条约,完成美国与日本的通商。

佩里到达香港后,他做了两件事情,第一,与其他3艘军舰会合,组成了一支舰队;第二,找个日本翻译,准备谈判。当时美国人知道日本人使用汉字,就以为汉语和日语没有区别,他直接带上了一位懂汉语,但是不懂日语的传教士,这位传教士也不知道这位将军要他干什么,也就稀里糊涂的跟着上了船。

离开香港后,佩里与这位传教士进行交谈,才知道汉语与日语的区别,舰队经过上海时,佩里不得不临时找了一位懂荷兰语的美国人充当翻译,因为日本跟荷兰人打交道多,有很多日本官员懂荷兰语,最终,美国这次没有闹成外交笑话。

1853年7月8日,舰队到达日本海域,由于美国的军舰涂了黑色柏油防止腐蚀,船的颜色是黑色,所以,日本史称“黑船来航事件”。

7月14日,佩里向日本政府递交了总统委托的国书。

美国国书的内容是要求与日本通商,主要意见有5点,第一,救助美国的船员和渔民;第二,给美国的捕鲸船提供食物、淡水以及燃料补给;第三,开放贸易港口;第四,美日签订贸易条约;第五,不答应就开战。当时,美国这4艘军舰共有63门大炮,而江户湾的海防炮射程火力可与这四艘军舰相当的大约只有20门,日本人有骨气,但是,不缺心眼,绝对不敢迎战。

此时,主政日本的是一个军政机构,叫幕府,这个幕府是德川家族世袭的,所以,被称作德川幕府。

幕府被美国舰队的阵势吓着了,他们采取了任何一个官僚国家都固有的作风:拖。日本人回复:我们老大生病了,暂时不能处理你们的要求,而且,总得容我们商议一下吧。幕府的潜台词是,我们不欢迎你,你快点滚吧。

不知道佩里是否听懂了弦外之音,他没有拒绝,但是,进行了威胁。美国舰队在返航前,开入江户湾,并测量了水道。当日本官员质问原因时,佩里暗含杀机地回答道:明年春天还要率领一支更大的舰队来,我正在寻找一个更大的停泊地。

1853年7月17日,佩里舰队经琉球返回上海,因为他还有个任务,要侦察中国的情况。

日本幕府得知美国的要求后,非常纠结,同意吧,那是动摇了祖宗的基本国策,违反了锁国令;不同意吧,美国军舰来了,肯定是准备动武的,十年前大清国都被揍了,现在打自己还不是小菜一碟呀。如何应对美国,幕府让全国300多个大名讨论,希望有一个一致意见。最终,日本全国上下讨论了半年,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。

日本在激烈地讨论,佩里也在耐心地等待。

1854年2月8日,佩里得到情报,俄国舰船已经向日本接近,他为了完成第一个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任务,必须加快速度与日本签订条约。于是,佩里立即起航,这次带了8艘军舰。日本人还想拖,佩里正式表态,这次,不能再空手回去了,否则,无法向总统交代了,他开始了武力恫吓:现在湾内停泊有军舰8艘,近海有50艘;除此之外,美国国内还有50艘,随时听令,在20日内就可以到达日本。幕府不清楚这是不是真的,但是,他们清楚有一件事是真的,十多年前,英国仅靠40艘战舰就把大清国打趴下了,现在,美国一下子来了58艘,自己肯定扛不住,吓得赶紧谈判,经过50多天的讨价还价,日美两国终于在1854年3月31日签订了《神奈川条约》。

这次条约签订后,荷兰、俄国、英国、法国也强迫日本签署了类似条约,这五国条约签定于日本安政五年,史称“安政条约”,也标志着日本国门被全面打开。

美日条约签订后,暂时不再是敌人,为表示友好,双方互赠礼物,这也是展示自己肌肉的大好机会。日本真的给美国展示了肌肉:他们派能扛几百斤的大力士给美国人送大米;而美国则给日本展示了先进的科学技术:大炮实弹射击。谁的肌肉强,高下立判。佩里还向日本政府转交了美国总统赠送的33件礼物,其中就有一套小火车蒸汽机车模型。

这个模型大小是实物的四分之一,轨道长2公里。水手们组装了蒸汽机车,并在横滨的接待场内铺设了铁轨,在美国工程师指导下,模型机车进行了的运行试验,这是日本人第一次在本土上见到火车模型。

美国打开了日本国门,日本也决心走出国门看看外面世界。

第二节车厢:日本人放眼看世界

早在鸦片战争期间,林则徐为收集英国人的情报,编成了一本书,叫做《四洲志》。

1841年8月,革职后的林则徐将这本书及资料交给了魏源;魏源受林则徐之托,以此为基础,写成了《海国图志》,在书中,他提出了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著名主张。这本书在中国没有受到礼遇,但是,1851年传入日本后,被日本人把其奉为天书,日本人通过此书了解了西方,魏源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“长技”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,所以,日本与美国签订条约不久,就开始试探着找西方人学习。

1860年,日本第一次派出一个三人使团(随从仆役有70多人)前往美国考察,副使村垣淡路守记载在美国的见闻:美国议会非常令人厌恶,跟菜市场一样,吵得不成体统,但是,美国社会非常富裕。

政治的奇葩和经济的富裕,勾起了更多日本人想去外面世界看看的欲望。

西方国家太远了,来回就要一年,太不容易。日本人突然想起中国有洋人,刚好,也好久没有跟这老邻居打交道了,顺道看看中国的情况,中国洋人最多的地方就是上海,所以,日本就把考察的地点选在了这里。

1862年5月27日,日本幕府派出了一个51人的使团前往上海。这是日本打开国门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到中国考察,随行的就有日本的政治家、军事家高杉晋作。日本使团乘坐幕府的官船“千岁丸号”从长崎出发,于6月2日到达黄浦江,这群日本人在上海转悠了两个月后,8月1日离开吴淞口,8月8日回到长崎。

此时,正是清朝与太平天国打仗最残酷的时期,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三次攻打上海,防守上海的是李鸿章刚组建的淮军,可谓兵荒马乱,中国风貌已经荡然无存,此时的淮军,刚到上海,衣衫不整,没精打采,武器也是千奇百怪,被称为“叫花子兵”,日本使团见状后有人嘲笑:“我一人可以敌五人”;此时,海港全是外国的商船和军舰,街上也是外国商馆,外国水兵横冲直撞,连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也只对外国人免费开放。

日本人惊呼:上海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了,说不定哪天就轮到日本了。

日本人还观摩了一场战役。当时,李秀成率十万余人进攻上海,被洋枪队的华尔带领几百人给硬生生地挡了下来,太平军在英法军队的枪炮面前,根本不能叫打仗,只能叫做被屠杀。日本人总结,现在已经是新式大炮和军舰时代了,清政府之所以衰败,是因为既不造能闯万里波涛的军舰,也不造能防御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。

考察团得出一个结论:日本应在未败前,学到西洋之法。

1864年,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,此后,长州藩开始改革,掀开了日本倒幕运动的序幕。1867年,孝明天皇驾崩,年仅15岁的太子睦仁亲王即位,这就是明治天皇。倒幕势力积极结盟,组成了天皇军,将自己由叛乱分子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政府军。

1868年1月3日,天皇发布《王政复古大号令》,宣布废除幕府;幕府的老大德川庆喜在大阪则宣布《王政复古大号令》为非法,双方开始兵戎相见。1月27日,以长州藩和萨摩藩为主,兵力仅5千人的天皇军在鸟羽、伏见这两个地方迎战1.5万人的幕府军,结果,幕府军大败,幕府老大德川庆喜乘坐军舰逃回江户,日本“戊辰战争”由此开始,1869年春,天皇军出征北海道,攻下了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,戊辰战争结束,日本全境统一。

这场战争把日本从幕府的统治下解放出来,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国家奠定基础。战争期间,具体时间是1868年4月6日,天皇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《五条誓文》,标志着日本明治维新正式开始。

日本国内局势稳定后,就开始谋划出国学习考察。

此时,有一个机会,1872年7月,是《神奈川条约》可以重新修订的期限,日本新政府决定利用这个机会,与西方列强谈判。1871年12月,日本派出了一个欧美使团。这使团有两个目的:一是试图修改不平等条约,二是对西方国家考察。主导这个“欧美使节团”的是一个贵族,时任副首相岩仓具视,所以,这个又叫“岩仓使团”。

1871年12月23日,“岩仓使团”离开横滨前往美国,为了表达自己接近西方,这个使团从东京的新桥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港口,使团的副使也规模庞大:有内阁顾问兼参议木户孝允、参议兼财务部长大久保利通,参议兼建设部部长伊藤博文,外交部副部长山口尚芳。此次出访,几乎出动了当时日本新政权的主要成员,除了共48名官员外,还有50多名留学生。“维新三杰”中,除了主管军事的西乡隆盛在家镇守外,另两位木户孝允、大久保利通也一同出访,日本行政部门可谓倾巢而出。

1872年1月15日,使团抵达美国旧金山,然后,坐火车东进,2月25日到达华盛顿,开始与美国谈判。

美国一看,这么大的阵势,感觉日本人不是来谈判的,而是来找茬的,不过,美国随后发现,日本来的人虽然多,但是,参加谈判的人少,其他人都去参观了,比如,政府机关、议会、法院、港口要塞、兵营、农牧场、学校、报社和各种社会福利设施,甚至还逛了名胜古迹、博览会等,美国人才明白,不是找茬,而是公款旅游的,他们哪里知道,日本是来认真学习的。

这次使团名义上还是谈判,那就谈吧。

这时,日本出现了外交笑话,初次进行外交的日本,根本不知道欧美外交惯例,美国要求日本国书,但是,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,于是,岩仓只得一边派大久保利通、伊藤博文回国制作国书,一边自己继续与美国交涉。

岩仓提出日本恢复关税自主权、废除领事裁判权等建议。美方则认说,可以啊,但是,日本必须开放内地。岩仓一听傻眼了,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西方,现在可好,他们连日本内地都要,这肯定不行,双方各执己见,无法达成协议。

当大久保利通携带国书和委任状气喘吁吁地赶到华盛顿时,岩仓在美国碰壁后已经转赴欧洲了。

1872年8月17日,岩仓抵达伦敦,开始与英国交涉。英国也是坚决拒绝日本恢复关税自主权的要求,其他各国也表示拒绝修改条约,日本无可奈何,只得放弃修改条约的想法,反正他们也对这次外交行动不抱太大希望,于是,全力进行学习考察。

至此,一个以修约为目的的使团,彻底成为了一个学习考察团。

1872年9月28日,日本人开始参观英国,包括法院、监狱、学校、贸易公司、工厂、造船厂、钢铁厂和铁路公司。他们仔细观摩了造纸器械、毛织品、丝织品、银器、玻璃等;连煤矿、盐场都不放过。当然,在英国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火车,这群日本人感觉到英国火车比日本高几个等级,坐上去也特别快特别稳。

1873年3月15日,日本人在德国参观了克虏伯工厂和西门子电机制造厂以及兵营、大学、博物馆后,首相俾斯麦举行了招待会。在宴会上,他们听了俾斯麦关于个人经历和普鲁士统一德国过程后的讲述后,深受感动,对德国统一时的“铁血政策”非常欣赏,他们认定,日本要以德国为榜样,以实力对抗强权。

岩仓使团是在外面转悠了21个月,回家的途中,这群日本人得到了结论:富国要以英国为榜样,强军要以德国为楷模,日本要学以致用,尽快缩短与西方各国的差距。

至此,日本人已经全面、系统地见识到了铁路和火车,铁路开始登上日本舞台。

第三节车厢:艰难中诞生的窄轨

美国军舰让日本人第一次在本土见识了火车,其实,有几个日本人在数月前,已经在俄国军舰上见到了酒精蒸汽火车模型。

1853年,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第一次访问日本吃了闭门羹,他率美国军舰离开日本后,俄国海军中将普嘉廷率领4艘军舰来到长崎港过冬,要求日本幕府为舰队提供补给。

日本当时是幕藩体制:将军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,幕府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,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,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,效忠于幕府,长崎属于佐贺藩,佐贺藩负责处理这件事情。

佐贺藩主的幕臣川路圣谟受命与俄国人谈判,他在俄军旗舰上,见到了一个曾经听说过的东西:火车;这辆火车是一个实物模型,虽然小,但是可以开动,只是烧的不是煤,是酒精。两天后,川路圣谟带了两名技术人员再次上舰参观:一个是铸造火枪的,另一个是炼铁的,二人对火车模型研究一番之后,向佐贺藩主报告,很有应用价值。1855年,一群日本人在他们两人的带领下,竟然造出了一台酒精蒸汽机车模型,还在轨道上运行成功了!不过,佐贺藩主对火车不感兴趣,他要求建造蒸汽机军舰。

顺便说一句,佐贺藩造出酒精蒸汽机的这一年,萨摩藩则凭一张简单的示意图,硬生生地造出了亚洲第一艘蒸汽机船“云行丸”,不过,这是一艘四处漏气的蒸汽船,萨摩藩看到自己造的船质量太差,就转而向西方买船;而佐贺藩则在掌握蒸汽机的基础上,在十年后成功建造了“凌风丸”蒸汽船,这是日本第一艘真正实用的国产蒸汽船。

佩里的到来,让日本打开了国门,还有一件小事,在日本历史留下了更深的痕迹。

佩里舰队在东京湾停留时,一天晚上,凌晨2点左右,一位24岁的小伙子带着他的弟子,在夜色的掩护下,划着小舢船,偷偷接近军舰,然后爬上了舰船,他表示,想去美国看看,希望能搭下顺风船。此人叫吉田松阴,幕府末年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兵法家,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人。早在去年俄国舰队来日本时,他就想爬上俄舰,由于军舰太高,工具没有带齐,加上没有人帮忙,他没能爬上去(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从长洲赶过来时,俄国军舰已经走了)。这次,他准备充足,终于爬上了美国的军舰。佩里倒是想带走他,但是,考虑这次目的是与日本建交,怕节外生枝耽误了国家大事,就拒绝了他的请求。两人回到岸上后,没有任何悬念,被幕府投进了监狱。

在狱中,吉田地位高,生活条件相对要好些,活着出来了,但是,那位可怜的弟子,由于地位低,活活地被折腾死了。

因为弟子死的这件事,吉田松阴就由一名闹着要出国的开国派转化成了要造反的倒幕派。他清楚,倒幕光靠他一个人不行,得要一批人才行,于是,他就办了一所学校,教学生,专门传播造反思想。松阴继承了叔父开办的私塾“松下村塾”,开始教授学生,并著书立说。1859年,松阴由于宣传倒幕被处以死罪,享年29岁。

从他培养的弟子来判断,如果,他能再活20年,一定能当日本首相。

松下村塾里走出了无数风云人物:“维新”三杰之一木户孝允,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高杉晋作;军事家、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导人久坂玄瑞等;还有两位首相级重量人物:一位是山县有朋,他是“日本现代陆军之父”;另一位是伊藤博文。

伊藤博文,中国人非常熟悉,他代表日本与李鸿章签订了《马关条约》,在这里出现,是因为他主导了日本第一条铁路。

早在1869年,日本在北海道茅沼煤矿首次使用了铁轨,说是铁轨,其实就是用木头做的轨道,外面包层铁皮,动力是马,不是蒸汽机车。经过北海道铁路的尝试,日本觉得铁路比较好用,就开始着手制定铁路方案。也就是这一年,日本政府向一位英国人征询了铁路规划意见,这位英国人叫布兰顿,是日本请来修建灯塔的工程师,拥有铁路专业背景,他建议日本首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京滨铁路,理由是:京滨两地地势平坦,距离长短适中;横滨位于交通要道,铁路沿线的商业繁荣,这条铁路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
日本政府接受了布兰顿的建议,规划了日本第一条铁路:京滨铁路。

修路,主要是要解决钱的问题,但是,日本为了把幕府赶下台,内战已经掏空了一切,此时,明治维新刚刚开始,到处都要钱,所以,日本铁路在国内筹集资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一位美国人提出:这条铁路美国可以帮忙修,而且,路权本来就是美国的。

早在1867年,传教士向德川幕府提出修建东京至横滨铁路的建议,次年,美国人波特曼从幕府手上得到了修建京滨铁路的路权,双方约定3年内完工,但是,还未动工,德川幕府就垮台了,现在,这条铁路又提上日程。1869年,波特曼要求明治政府确认自己的京滨铁路路权,但是,遭到了拒绝;同年12月22日,美国公使致函明治政府,要求日本履行协议,不过,经过明治政府多次交涉,让美国人最终放弃了京滨铁路的路权。

美国人到手的鸭子飞了,英国人则闻讯而来,此人就是英国驻日公使史密斯•巴夏礼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