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伍卒 >第23章 没米下锅了474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23章 没米下锅了474(1 / 2)

军部人员众多,过万了,大量从上海、南京、浙江逃出来的文化人,投奔到**领导的南方抗日军来,被留在军部,以至于军部的人员超过下辖的军队数量。

军部随营学校里,教员比学员还多。

文化人多了,抗日的报刊杂志办起来了,除了宣传抗日政策,东进后的一二支队和三支队六团所取得的任何战果,都能引起满怀抗日激情的文化精英们的欢呼。

《三支队六团挺进苏南》《抗日新神话——六团挺进茅山途中,六战六捷》《六次被围六次神奇突围》《程司令报捷——六团全员到达,无损一兵一卒》

这些消息,成了杨雪萍打发长夜最好的寄托,每个字他都要细看,逐字逐句,把涉及到六团的报纸剪切下来,粘贴在一个本子上。在扉页上,她深情的写下《六团专辑》四个大字。

“杨老师,杨老师。”一个红脸蛋的女学员飞跑进门,脚上的绑腿散了,也不知。

她叫叶素蓉,19岁,来自镇江城,跟杨雪萍最好。

放下“六团专辑”,爱怜的给她擦汗,蹲下身,替她扎绑腿。

谁知叶素蓉不领情,还娇憨的垛了垛脚:“走啦,杨老师,前线送的战利品回来了,好多啊?”

“什么战利品?”这种情况非常多。

为振奋抗日必胜的信心,军长副军长指示军政志部宣传处,每次前线送回来的战利品,要公开进行展览,或者让警卫战士们抬着,到各单位展出。

“在学校门前呀,有一把鬼子的指挥刀,听人说,是一个鬼子中队长的。”

“鬼子中队长?”杨雪萍知道,鬼子中队长的级别不低,手下有两百多人,相当于国军的营长,战斗力更不可比。

“哦,哪支部队这么能打?鬼子中队长也击毙了?”嘴上在说,可心中想的是另一人。

叶素蓉:“是六团,他们袭击了敌……”

轮到杨老师急了“走,快走吧。”

随营学校的教室,夏天是农家的晒场上、树荫下,冬天是狭窄的室内。校部是借用农家的堂屋,校部各科室,老师们备课开会,都在这家农户门前的廊上。

展览品是警卫战士们用门板抬着,放在农户家门前坝子上。

一个鬼子中队长的全套装束在中,什么都有,只差衣服内的肉体。

真的是一个中队长,旁边是两个鬼子兵的装束,还有三八大盖枪。警卫战士说,这枪不是原枪,是替代品,原枪留在了六团。

最让女同志们注意的是龙泽三郞送给徐菲的化装品,潘阿兴是个细心人,知道战利品要上缴去做宣传,要想多留些弹药,就要多上缴些稀罕物。

口红、胭脂、梳子等,整套齐全,成了女同志们最欢迎的战利品。

政志部宣传处的一个干部,兴奋的给大家介绍六团袭击宝埝,解救被捕同志、清除**、击毙鬼子中队长的事迹。叶吴亲临一连交任务、潘阿兴化装测字、谭冬生智擒蒋赌鬼、蓝阿嫩怒劈监狱门、费介成枪杀徐**,王中全巧断后……

搞宣传的岂不会演讲?这样的演讲,宣传干部乐在其中,说得精彩,不用擦汗、不喝水。

马上有教员拍案惊奇:这潘阿兴排长真是奇才,竟能把这三个字用得如此精彩!

有创作天赋的教员,灵感涌来,摸出笔记本,记下“三个字的战斗”。

马上有善于画画的画家根据描述,画出“畬族雄鹰钢杖破牢门”的画面,换来观众们一片喝采。

杨雪萍脸靥绯红,神思飞远,望东方,惆怅无限。

有声音打断了她幸福的惆怅:“同志们,开饭了哦。”

另一地方,也有人在说吃饭事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