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风雨大宋 >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19节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19节(1 / 2)

第41章 为考而学

  阳春三月,春暖花开,草长莺飞,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。

  临颖县城南,颖水边上的一处小院,书房中杜中宵正埋头苦读。

  自范镇定下酒糟制酒由“醉仙楼”专营,杜中宵便看明白,这个年代单纯的做个商人没大出息。除非是豪门巨户,家里还有做官的人撑腰,不然怎么都支撑不起大的事业。这个年代商业的主宰是官府、牙人和行会,商人必须在这三者中搭上一条船,最好是三者通吃,才能成为一方巨商。不然,再是手眼通天的商业奇才也没有机会。

  杜家小门小户,注定了要想出人头地,只有读书做官一条路。特别是,前些日子杜循和韩练明确了两家要结亲,单等找个良辰吉日给杜中宵和韩月娘定亲之后,杜中宵连与大户联姻的机会也没了。

  杜中宵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,看明白了形势,便就不再做无谓的挣扎。从此不管酒楼的经营,在城外买了这处小院,自己过来读书。

  世上的事便是如此神奇,杜中宵一心要把酒楼做大的时候,步步坎坷,还有吴克久时时捣乱。他真正放下了,酒楼的经营反而无比顺利。梅尧臣到许州之后,向梅询极是推崇杜家。

  “醉仙居”独享酒糟制酒的利润后,老实按照承诺,一直坚持在周围施粥,博得了善人之名。过年之前,“醉仙居”得姚员外支持,在繁城开了第一家分店。其在颖水码头施粥,惠及来往客旅,声名更是远扬。大善人“醉仙居”的烈酒,在附近几州都有了名气。

  待到年后,在苏舜钦的支持下,梅询终于同意,由“醉仙居”独家经营整个许州的酒糟制酒。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在官府的支持下,“醉仙居”不但成了临颖县里最大的酒楼,在整个许州都是翘楚。

  此时杜循和韩练一起到许州城里照看新的酒楼去了,临颖县的生意由韩月娘掌管,日常管理由雇了一个主管,负责一切。杜中宵一心读书,已经成了闲人。

  与此时的读书人吟咏不同,杜中宵读书,还是前世的习惯,趴在书案上,专心研究各种范文。不时地按着《赋格》、《诗格》做着笔记,累了便拿起史书之类,结合史实对比时政参考。

  这不仅仅是两种学习习惯的差别,其实还是两种治学之路。

  吟咏不同于朗读,特别是诗赋,由于韵律、节奏,会带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。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,还在向着原作者的精神而去,是一种对于神魂的改造。腹有诗书气自华,便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改造的过程。对于学习者来说,能够触摸原作者的脉搏,但从中学习到多少,那就看个人造化了。

  杜中宵按着前世的习惯,则是另一条路子。他未必能从前人作品中得到多少精神熏陶,学到的更多是作文方法。简单地说,他就是奔着学习怎么写文章、考进士而去的,就是为了应试。

  没有亲自试过,杜中宵是不会相信两种学习方法有那么大区别的。直到有一天他心血来潮,在一个月朗风清的夜里,行走于颖水之滨,心之所念,高歌《离骚》之《渔父》,至结句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”一时四周俱静,神魂不知所属,不知不觉泪下,才猛然惊醒。

  古人讲读书环境,读书不是念书,文章注重韵律,都不是没有来由。读书而忘情入神,都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反应,是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神相通。

  杜中宵知道不是自己那块材料,他需要的不是书中的感悟,而是书中的知识。从那之后,杜中宵老实操起自己前世的习惯,把书分为教材和娱乐两种。他要的不是成为一时大家,多半也成不了,他要的只是做出合格的文章,老老实实考个进士。

  明白了这其中的区别,杜中宵再去看《赋格》、《诗格》,便就豁然开朗。按着这些,学着去做锦绣文章是不成的,大多一辈子也难有突破。从这里面学出来的,多是四平八稳,能做文章而已,简言之就是套路。真想做文学大家,是不应该读这些的,有才情的自己总结出来的比这强得多。

  这种学习方法才是杜中宵熟悉的。前世从一入学,便就有各种作文参考书,分门别类,什么样的作文该怎么写,什么年级该写哪些内容。按部就班的教出来,都能写出意思通顺的文章来,但天才文章就难得一见,纵然灵光一现也被各种套路磨掉了。

  但是,这种学习方法最容易写出合乎考官要求的文章来。

  真宗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,其省试之赋就名重一时,警句为人传诵。到了殿试,连考两次,都是第一,所作《有物混成赋》被认为进士考试的范本。此时科举与后来越来越向八股文滑去不同,有的人真的就是无可争议的状元,考多少次别人都比不上。这种人物的文章,是从《赋格》、《诗格》学不来的。

  杜中宵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考状元,他也知道自己考不上。这个时候正是文学大兴,各种名家辈出的时候,跟他们去比临试能力,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。杜中宵想得很清楚,自己只要中进士就好。好在科举三甲难求,进士相对来说还是容易得多。特别是与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之后,诗赋不再重要,专注于经义,越来越向八股靠拢比起来,现在好考得多了。

  杜中宵研究过,只要文章言之有物,语句通顺,没有杂犯,几乎肯定可以过省试。自己的父亲杜循省试落第,便是三样都犯了,诗赋出韵之处就有几处。他不但落第,还受到惩罚,后边的数届科举都不能参加。正是因为如此,便不再折腾科举,安心做生意去了。

  如果前世知道现在进士的要求不过如此,杜中宵能够笑掉大牙,这也太简单了。自己设身处地,才知道并不简单。小小临颖县里,实际上连科举涉及到的教材都买不齐。每次省试近万举子,其中能够通读教材的就没有几个人。在这个基础上把文章写出花来,天下能有几人?

  意识到科举考试首先是少犯错误,已经踏上了成功的门槛。

  抬起头来,杜中宵使劲揉了揉额头。这段时间他的精力都花在精研《赋格》、《诗格》上,基本的格律、节奏已经把握得差不多,欠缺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。科举的诗与赋,与平常文学意义上的诗与赋是不同的,有自己的特点,内容也有自己专门的取向。杜中宵现在缺的,是广泛阅读这一类的文章,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,努力向之靠拢。

  正在这时,韩月娘从外面进来,站在门那里高声道:“大郎在么?县里的李官人回乡省亲,我们一起去拜一拜。举人上次发解,多亏李官人保举,与你们家里是有渊源的。”

第42章 故交

  杜中宵急忙出来,迎了韩月娘进屋。

  韩月娘看了看书案上的几本书,笑着道:“我听说别人读书,都是选清幽地方,无人打扰,高声吟咏,便如唱歌一般。惟有大郎读书,悄无声息,还以为你不在家里呢。”

  杜中宵笑道:“读书是为了考进士,各人有各人的办法,怎么会千篇一律。你说的那样读书,我也曾经试过,甚是尴尬。惟有像现在这般,我才能真正学进去,这却强求不来。”

  月娘识字,闲时读些诗词小曲。经典该要怎么读,却是不知道,听了只是笑。

  两人坐下,杜中宵问道:“哪个李官人还乡?一时却想不起来。”

  韩月娘道:“城北李家庄的李官人啊。他新近升了员外郎,要到京城为官,顺路还乡探亲。李官人与杜举人年龄相仿,小时曾一起读书的,总角之交。前年杜举人发解,全靠李官人一纸书信保举,不然怎么会轮得到你们家里。这几年李官人一直在荆湖、福建路为官,远隔千万里,照顾不到乡里。不然,有李官人在的话,吴家又怎么敢欺负你们家里。”

  韩月娘一说,杜中宵才想这么个人来。李官人是城北李家庄的李兑,前些年中了进士,一直在外做官。他有个堂弟李先,一直跟着他,得他指点,中景佑四年张唐卿榜进士。一家出了两个进士,李家是临颖县里第一豪门,知州以下官员对他家都客客气气。只是两兄弟中了进士之后,都带了自己的亲眷跟着各地为官,本县剩下的都是稍远的亲戚,与杜家的情分慢慢淡了。

  杜家是诗书传家,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书籍,自小就有家人教导识字,诵读经典。这样的人家乡下并不多,自然而然就会凑到一起去。李家兄弟与杜循正是这样认识的,少年时曾一起读书,互相交流。只是李家的两人早早跃龙门,中了进士之后游宦各地。杜循没有多少天分,上次发解,还是靠着李兑向本县写了一封书信,才获得了参加发解试的资格。又侥幸过了解试,到京城走了一遭。

  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,若是杜家还是年前那样的景况,实在不好意思登李家的门,会被人误会是去打秋风的。现在获得了本州酒糟制酒的专营权,早已不是昔日悲惨样子,不但是成了本县有数的员外,还是满州人夸赞的大善人。

  善人这个名声,是杜家和韩家真金白银换来的。自开酒楼以来,施粥用的米可以堆成山了,受两家恩惠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。不要小看了这个名声,现在许州城里,每有大事召集耆老商量,杜循都会位列其中。不只是在临颖,整个许州杜循凭着自己的乡贡进士都是民间的头面人物。

  发过解,成了乡贡进士,家中没钱这头衔一文不值。一旦家中有钱了,就是实打实的社会地位。社会上的很多事情,杜循出面作保就是比别人管用,这就有了人脉。包括下一次发解试,杜循是举子资格的当然保举人,籍在许州的人强过他的真没有多少。

  杜中宵已经决定专心读书做官,李兑这种关系当然要小心维护。真有中进士的一日,还要靠着李家兄弟提携呢。听了韩月娘的话,忙从纸堆里翻拣了几篇自己这几日仿写的诗赋,带在身上。

  韩月娘在一边笑嘻嘻地看着,口中道:“听知县官人讲,这些日子你用心科举时文,比之从前的文章可是差了不少。带着这些文章去,小心李官人看了小视于你。”

  杜中宵摇了摇头:“文章又当了饭吃,进士才是实实在在能做官的。这些是考进士的文章,正要李官人指点。这些正榜进士,自己经过科考的,才是真明白好在哪差在哪。”

  韩月娘笑着不语,在一边歪着头看杜中宵手忙脚乱。

  从带有古意的《秋声赋》,到现在学写韵律严谨的诗赋,杜中宵时常去请教知县范镇。范镇看在眼里,第一印象就是杜中宵文采比从前差了许多。文章里再没了灵气,多了匠气。只是杜中宵一心科举,现在走的路是正确的,范镇也没有说什么,一直用心指点。经过几个月的练习,杜中宵面临到了瓶颈,需要读更多的书,对韵文更深的理解才能更进一步,范镇就爱莫能助了。

  挑选好文章,杜中宵自己看了一遍,叹了口气。这些都是对前人文章的仿写,而且仿写的是唐朝文人进士考试时的诗赋,自己看了也不满意。附近条件有限,找到的资料只有这么多。本朝几十次科考的优秀文章,除了传诵极广的几篇,其他的再难找到。

  看外面红日高升,杜中宵对韩月娘道:“李官人是住在县里,还是已回庄里?”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