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风雨大宋 >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00节(2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00节(2 / 2)

  王安石道:“前些年党项叛乱,朝廷一败再败,府库无蓄积,已是积贫积弱之局。为今之计,最重要的是富国强兵。国富,则有钱有兵,兵强才能战胜外敌。外无强敌,边境无忧,才可以专心于内政,轻徭薄赋,使民安乐,天下大治。”

  用后世流行的话说,这是安内必先攘外,典型的春秋思想。春秋的核心是尊王攘夷,攘夷是关系天下兴亡的第一要务,一切的核心。富国强兵连在一起,是基于宋朝的现实,军队是用钱养的,是一种雇佣的关系。有了钱就能养强兵,有更多的钱可以养更多的强兵,有了强兵就可以消灭外敌。而杜中宵熟悉的那句保家卫国,此时不是思想的主流。

  杜中宵道:“介甫,窃以为,治理天下,最重要的是你说的最后八个字,天下大治,使民安乐。外有强敌环伺,君王不能安枕,百官不能无忧,民当然也不会安乐。民不安乐,

  是为民心可用。所谓上下同欲者胜,以民为本,而建必胜之军,外退强敌,是为大治。国富不一定兵强,兵强也不一定要国富,民心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。便如大宋与契丹,本朝与北国何者富?人口哪国更多?兵可曾强于彼国?此介甫之误。国富不如天下富,天下富,则府库充盈,百姓富裕,国富却未必如此。”

  王安石皱了皱眉头:“待晓说得有道理,可此事只怕做不到?”

  杜中宵笑笑:“能不能做到,总要试了才知道。自我到京西路来,建铁监,建营田务,现在又在常平司建商场,建村社,百姓尽得好处。百姓得利之外,上交朝廷的财物数倍于几年之前,可谓国富。现在苦练厢军,使他们能够外御强敌。如果有一日亲临沙场,打上几个大胜仗,就知道能不能强兵了!”

  这是最让王安石想不通,也特别感兴趣的地方。杜中宵这几年在京西路的作为,不但是朝廷得到了许多好处,上交的钱粮翻了几倍,民间还富裕起来。国富与民富,相辅相成,同步增长。至于杜中宵练厢军,王安石倒是理解,也认同。寓兵于民,兵民一体,本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,源远流长。

  想了想,王安石道:“我在柏亭监住了几日,体察民情,看得出来,那里百姓富裕,天下罕有可比的地方。若说是铁监赚钱做工的人得利也就罢了,可还有不少人,从铁监里面出来,自己建工场,赚到了更多的钱。待晓,这是不是官财漏于民间,挖了铁监的墙角?”

  杜中宵道:“不能如此说。一个铁监,总有一些不适做的生意,不适合生产的货物,产品覆盖不到的地方,这都是民间的机会。一个产业初兴,加入进来的人,当然会人人发财,只是办法各有不同。”

  王安石又道:“如此做,即在铁监里做事学到本事,积攒些钱财,再出来自己开场做生意,赚取大笔钱财。这样国富与民富并行不悖,能长久下去吗?”

  杜中宵摇了摇头:“当然不行。总会有一天,市面上能赚钱的地方到了极限,外面的小场做大,与铁监争夺赚钱的机会。到了那个时候,民间别说再开新场,就连旧场坚持也困难。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互相兼并。若无意外,民间出现可与铁监匹敌的工场也说不定。”

  王安石道:“即使到了那个时候,还是可以入他们那里做事,学了技术,攒了本钱,出来开场啊。”

  杜中宵缓缓摇头:“不可能了。那时本行业赚钱的机会,全被大场瓜分完毕。民间做事的本钱,已经升上来了,开不起新场了。要想再现从前局面,只能由铁监把民间的大场挤垮,再来一遍。”

  见王安石面色凝重,好一会不说话,显然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,杜中宵接着道:“现在铁监那里小场遍地,只要有技术,货物能卖出去,不要多少本钱就可以开个新场,极是容易。可是这种局面怎么可能持续下去呢?随着开的场越来越多,地价先涨上去,雇人的工钱接着涨上去,中间贩卖货物的本钱跟着也会涨上去。一天一天过去,同样的小场开办的本钱越来越高。要不了多久,在铁监做活,根本就不可能攒到开场的本钱。怎么办?然后是数人合伙,再然后是有钱的人入股,再然后是借贷。到了借贷这一步,开场的利润就要分给借贷的人作为利息。随着本钱升高,利息在利润中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。这个时候做大了的场会加入到放贷中,哪怕少赚一些钱,凭着利息依然赚钱,小场慢慢做不下去。”

  这个过程,是金融资本,及与金融资本结合的产业资本收割产业利润的过程。到了产业利润无法支付利息的时候,产业就无法发展了。幸存下来的金融与产业结合的资本,才会提高产业利润,同时降低成本提高销售价格,开始新一轮发展,进入垄断阶段。

  随着利润提高,金融资本发展,其他资本进入行业的门槛大增,小生产者完全没有机会了。比如土地价格升高,附近房屋等固定资产价格升高,流通成本提高,行业已经成了排他性的了。

  典型的便如房价。从资本的角度来看,房价多高合适?其实就是,让资本之外的劳动者,买了房之后再无积蓄,不能积累作为生产资料的财富。这就是房价要收割社会财富的原因,要为资本的长久盈利进行清场。所谓蓄水池,所谓金融功能,房价推高的意义,本质是把社会财富收割掉,使社会财富不再具有积累成生产资本的机会。没有金融支持的财富,失去转化为资本的机会,不能够让资本之外的金钱,有钱生钱的路径,由金融资本垄断新创造的社会财富。也就是要让资本之外,社会普遍贫穷。

第179章 典型的贺大

  附近小山上的树木依然翠绿,田里的稻子金黄,不远处有耕牛在吃草,天上不时飞过一行大雁。一切都欣欣向荣,大地充满了生机,田里做活的人满面笑容。这就是百姓安乐、国泰民安的景象吧。

  王安石站在一排修竹前,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潮澎湃。

  在鄞县数年,王安石组织修水利、办学校,勤勤恳恳,就是希望出现这样一种景象。从那里离开的时候,他觉得自己做到了,然而与枣阳这里的营田务比起来,又没有做到。

  营田务治下没有贫民。外面有开不完的荒地,衙门可以借贷种子、农具,甚至帮着建房子,还怎么会有贫民?贷了不还怎么办?人都被安置在村里,贷出来的种子种在地里,房子被邻居围着,农具天天用与村民一起下田,收了庄稼立即以粮食偿还,想跑并不容易。

  用杜中宵的说法,衙门贷出来的钱粮立即转换成了固定资产,只要下了种,地里的庄稼已经决定了不会亏蚀本钱。不是没有浮浪之人,种几个月地,吃饱穿暖便就不干了,背着袋谷子逃得不知去向。无非是地里的庄稼村民一起照看,房子还在那里,收成足以保证让衙门连本带利收回来。

  为什么这里可以做到,别的地方就很难学?因为衙门有钱。哪怕偶有亏空,别的地方赚的钱,足以补回来,不至出现积欠。而且乡间无大户,以小自耕农为主,社会稳定。

  王安石有自己的认识。开荒地、修水利,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,打击大户是保证官府权威,社会稳定的方法。到了舒州,应该学营田务的做法,先把客户夺过来,让大户们破产。只有一桩难处,州里没有营田务这样雄厚的本钱。

  所以应该先办商场,立村社,州县有了财力,就一切都好办了。

  贺大挑着担子,晃晃悠悠地走在路上。路边一棵不大的树上结了几个大柚子,压得枝条低垂,上面蹲了只鸟,警惕地看着走来的贺大。

  何道成直起腰来,对王安石道:“官人,这位就是村里收蛋的贺大。每日里他早起去收鸭蛋,回来下田。中午的时候,再到邻近村里收各种杂物,卖给商场,赚些银钱贴补家用。”

  王安石看走过来的贺大,微点了点头:“这倒是个勤快人,一日里早晚不得歇息。”

  何道成道:“我们乡下人,就靠着两只手挣饭吃,怎么敢歇?贺大来营田务的时候,身无长物,挎个小篮子,连件换洗衣服都没有。现在除了种营田务的田,自己还有几亩地,有几十株桑树,全都是这样没日没夜不辞辛苦赚出来的。营田务就这点好,只要肯下力气,日子就能一天一天好起来。”

  王安石道:“不错,只要出力气,日子就能好起来,甚是难得了。天下大多地方,哪怕整日劳作不得歇息,日子也只能艰难维持,能够渐渐好起来的有多少?”

  前两天与杜中宵交谈的时候,杜中宵曾经说过,天下太平的时候,会普遍贫穷。做工的人,赚的钱永远少于要花的钱。日子会越来越好,花销同样会越来越大,手中攒钱会越来越难。种地的人也一样,收成好了,粮食的价钱会跌下来,收成不好,除非朝廷救济,不然种地需要的一切会迅速涨上去。营田务刚刚开办,开垦了大量田地,乡间的大户不再种地,这叫做红利。对于治下百姓,这个时候是红利最足的时候。这种时候,才会出现何道开说的,只要肯出力气,日子就会好起来。

  等到有一天,红利用尽,没有荒田开辟,哪怕家家还是有这样多的地,出力气日子也就那样。产的粮食再多,卖价降下去,种地的人也赚不到什么钱。要想让他们继续赚钱,只能建立村社,把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。实际上就是工商业反哺农业,吃工商业发展的红利。等到无劳动力转移,或者工商业反哺的红利吃完,又会进入普遍贫穷的状态。

  对于杜中宵说的普遍贫穷,王安石将信将疑。从逻辑上来说,这种说法有道理。但另一方面,天下太平财富总是增长的,天下的人普遍贫穷,多赚出来的钱哪里去了?

  贺大的村子,在营田务非常典型。有营田厢军,有附近原来的客户庄客,混合编成。贺大又是村里过上好日子最典型的一家,一边种地,一边一直倒腾各种小生意。王安石特意来,听一听这样一个人会怎么说。在他的眼里,营田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。

  看贺大到了面前,何道成道:“大郎,这一位是朝廷来的官人,问你些话。”

  贺大放下担子,到王安石面前行个礼道:“小民贺大,见过官人。”

  王安石道:“我们路边说话。”

  到了路边的修竹前,王安石道:“听说你家来营田务的时候,身无长物,一贫如洗。仅仅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,便就有田有宅,平日还做小生意赚些银钱贴补家用。日子如何,可否跟我说一说?”

  贺大有些不好意思,何道成再三催促,才开了口。他不知道王安石要想知道些什么,也不知道该怎么说,只好从自己到营田务开始,怎么慢慢生活好起来的。

  去年村里只是组织修渠铺路,没有种地。贺大在自己家分的私田上,种了些粮食,收成过得去,收了几石粮。有了这些粮食打底,他家今从营田务领的,粮食少了,钱多了些。

  小生意平常其实赚钱不多,好处是手里一直有钱。用做生意的话说,就是有流水。手中有活钱,就能抓住机会。别人手中缺钱不能买的东西,他家里就能买。一点一点积攒起来,地就比别人种得好,还在私田周围栽了几十株桑树。妻子回来后,养着蚕。除了家里妻子织绢,还能够卖蚕茧,甚至是卖桑叶给其他家,手中的钱越来越宽裕。

  诸般加起来,今年贺大手中的资金充裕了许多。他一直在周围村子里收土产杂物,有渠道,手中资金多了,就能收一些以前收不起的东西。比如贵重毛皮,名贵药材,诸如此类。能做这些生意,赚的钱就比以前多得多了。不断滚动,再也不似从前。

  王安石听着,不住点头。从杜中宵那里听了许多消极的话,终于在贺大身上,找到了鼓舞自己的话语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农,且农且商,一步一步把日子过好的例子。他的一切都是慢慢积攒,没有骤得外财,也慢慢成了小康之家。从一无所有,一两年间,成了乡间富农了。

第180章 劝君熟读封建论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