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风雨大宋 >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90节(2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90节(2 / 2)

  吃了几口菜,杜中宵道:“今年的事情,在我看来,最要紧的是两件。”

  张昇道:“还请节帅明言。今日官衙里说的,有些大了,在下听得并不仔细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契丹和党项两国,依我估计,今年不会有什么大事。当然,我们驻守边路,首先就是防着两国。防是要防着,但本路的事务,却不能依照他们来做。两件要紧的事,一是进西域。此事最重要的,是陈希明进京,朝廷跟他怎么说。此是大事,我们做边臣的,不好过于插嘴。”

  富弼道:“节帅节制一路,西域事务,本就该多管一些。你自己放手,朝廷未必领情。”

  杜中宵摇了摇头:“副使,话虽然如此说,但多说了未必有好处。在我看来,对于陈希明来说,朝廷最好就让他留在京城里,不要回去了。伊州才多大?数千户人家而已,实在是个小地方。但是铁路一旦通到那里,可就完全不同了。光铁路用到的人员,加上车站做各种事情的,就要数千户。如果再加上各种做生意的人家,各种杂七杂八的人员,伊州一下就成了数万户之地。土著的几千户,面对数万户人家,再加上赵滋的大军,其实少数。这种时候,有一个城主,有无数碍难之处。但这话我怎么说?只能靠朝廷去说,把陈希明的权力,给他变现,让他在京城里做个财主便了。”

  富弼道:“此话不方便跟陈希明说,可以跟朝廷讲明——”

  杜中宵听了就笑:“副使,跟朝廷也不好讲的。现在陈希明未入京,朝廷也不知如何安排。我先提出此事,朝廷受到约束且不说,跟陈希明谈起来就不好说话。”

  陈昇道:“节帅顾虑得是对的。谁知道陈希明入京,跟圣上讲什么?还是由他们去。”

  杜中宵点头:“不错,此事只能看陈希明自己,我们不好说什么。除了伊州,本路还有一件大事。”

  富弼道:“不知还有什么事?看节帅意思,其事不小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是啊,此事不小。去年副使未来,不知营田厢军事务。自顺化渡一战后,原来的营田厢军分拆,现在的军中,只有几千人还是原来人马。新补进来的人,虽然人多,但却少了几年磨练。我说句泄气的话,现在河曲路大军,还远远达不到去年兵马的战力。特别是,中低级的将领,远没有以前营田厢军能达到的水平。趁着天气转暖了,帅府要多组织几次有力的演练,锻炼将领。”

  富弼和张昇缓缓点头,没有说话。他们两人都是后来调来,并不知道前边的事务。现在的军队,在这两人眼里已是很强,什么将领不行,甚至不知从何说起。

第134章 赵滋述职

  进入四月,草长鹰飞,春天真地来了。赵滋离开居延,回到胜州述职,所部与河州驻军轮换。

  帅府里,杜中宵接受赵滋拜见,道:“现在你带兵驻居延,不只是胜州在看着,就是朝廷也时时在注视着。居延那里,现在可是天下重地。伊州陈希明已经入京,你要做好随时入伊州的准备。”

  赵滋道:“节帅,你们都不知道居延那里的苦。党项人走的时候,带走所有人口,我带兵去只接了一座空城。在那里半年多了,还是一户人家没有,只有驻军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这有什么办法?那本就是一座沙漠中的孤城。等一等,很快铁路修到那里,就会热闹起来了。不过,在此之前,你要做好入伊州的准备。”

  赵滋道:“自陈希明离了居延,我便派人到伊州,查探道路。现在向导已经配齐,只要朝廷一声令下,大军就可以入伊州。只是,伊州只有数千户人家,没有多少粮食。”

  杜中宵点头:“是啊,最重要的还是粮草。所以铁路修到居延之后,不要停,让他们一直向伊州那里修。赶在今年入冬前,能修到哪里是哪里。铁路到了伊州,就一切都好办了。”

  一边的富弼道:“进占伊州,重返西域,是朝廷定下的大计。定远军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此事。”

  赵滋称是。道:“西域多年征战,现在势力不多,除了伊州之外,就是黑汗国和高昌国。两国的兵力我已经打探过了,一战三五万兵,已经是极限。西域地方广大,不过人口不多。”

  “地广人稀之地,不过如此了。只是那里是商路,想必向西还有更加繁华的地方。那里是汉唐时的故土,重入西域,对于朝廷来说,意义特别重大。今天便就如此,晚上为你接风!”

  杜中宵说完,吩咐退帐,让赵滋先去歇息再说。胜州的驿馆已经建好,就在火车站旁边,赵滋可以住在那里。驿馆建设完成,胜州成了完善城池,河曲路慢慢开始开发。

  到了晚上,后衙设宴,为赵滋一行接风洗尘。

  杜中宵领了酒,道:“现在河曲路数州,都是营田开发,只有居延县例外。听赵滋所说,那里估计能安置数万户人家,足够建一县。不过,沙漠之中,一旦开垦,就容易起风尘,成沙地。依我所见,居延暂时不要民户,就作为军城。通了铁路之后,物资运输便利,开垦没大意思。”

  赵滋道:“节帅说的极是。那里是通到西域的门户,将来也必定会驻重兵,不如做军城算了。”

  张昇道:“那一带,真的没有民户了?党项迁移那么干净?”

  赵滋道:“我派人四处搜查过,方圆三百里内,一户人家也没有。南边甘州、肃州一带,同样是人户稀少,党项迁到那里,并不是没有地方安置。”

  杜中宵叹了口气:“河西四郡,本是中原通西域之地,人口稠密。自中晚唐以来,沦于吐蕃,又陷于回鹘,陷于党项,争战二百余年。这二百余年,人口乱离,已经成了地广人稀之地。与北边的居延比较起来,也只是适合人生存,人口未必会多到哪里去。现在诸军整训,没有余力组织大军攻党项,只能从北边修铁路绕到西域。等到日后灭了党项,那些地方只能慢慢发展。”

  赵滋道:“可不是如此。党项为祸中原,就是先占了河西数郡,稳定了后部才开始的。现在那数郡之地,人口不足中原地区的一大县,稀少得很。将来灭了党项,不知发展多少年,才能重现繁华。”

  说起河西地区的衰落,众人不由唏嘘,一起饮酒。

  河曲路一战胜利,朝廷对自己军事实力的信心重新起来,渴望回复汉唐时的荣光。不过中间落下的东西太多,一时觉得无处下手。在心理上,还是对契丹感觉害怕,对党项不敢进攻。实力相对衰弱的西域各国,成了合适的目标。赵滋驻居延,成了西进的兵团,上下都关注着。

  隶杜中宵手下之前,赵滋曾在京东路为巡检,得当时的京东路安抚使富弼赏识。现在富弼调来河曲路做经略副使,对这位当年的爱将,格外重视。

  听赵滋讲着居延的情况,富弼连连点头,不时询问。

  从居延进伊州,先是要翻越沙漠,而后沿马鬃山的山麓而行,直到星星峡。过了星星峡,又进入了沙漠,再走一百余里才到伊州。如果居延的物资充足,这段路对大军来说,并不难行。

  听赵滋讲完情况,富弼道:“陈希明已经到了京城,具体如何,朝廷尚没有信回来。赵滋,你从胜州回去之后,当派人密切注意伊州地区。特别是要防高昌乘陈希明不在伊州的机会,出兵战领。”

  赵滋道:“副使,高昌与黑汗国交战正酣,抽不出兵力攻伊州。再者说了,陈希明离开伊州,必然做了布置,高昌没那么容易占领。下官以为,还是以铁路为重,铁路修到哪里就是哪里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西域的两国虽小,也不可过于小视。我以为,持重一些是对的。你部先以居延为根本之地,等铁路修到之后,护着修路队伍向西而行。等到铁路修到了星星峡,再出兵进占伊州。”

  富弼道:“就怕如此做,伊州那里会出意外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伊州人口太少,就是全民皆兵,才有多少人?铁路到了,一切就会平定。只要铁路修到伊州,西域各势力皆不足道。那时数万大军,并力前行,哪个能够阻挡?铁路不到,大军前行,终究是无源之水,容易被其他势力打击。从河州到西域,路程数千里,有铁路都不容易呢。”

  说到这里,杜中宵对身边的张昇道:“此次赵滋回去,张副使与其同行,暂住居延。这边有什么事情发给你,那里的事情,副使发到胜州来。再过一两个月,铁路到居延,一切就容易了。”

  张昇称诺。这本就是副使的职责之一,到了临战之前,要到前线监军。陈希明入京,宋军进伊州已势在必行,不能由赵滋独断。富弼带着监军职责,轻易不离杜中宵身边,赵滋的监军只能由张昇担任。

  杜中宵道:“对了,上次战后,朝廷抽调兵力,还有人除役,赵滋所部影响最少。铁路通到居延之后,你部就撤出河州,全部集中到居延去。而后护着修路队伍,向西修铁路。”

  赵滋应诺,道:“如此一来,西域必然震动。此次陈希明入京,高昌国便就格外紧张,听说从跟黑汗国交战的前线调兵回高昌。不过到底如何,因为离得太远,我那里了解得也不清楚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现在的商路,走的是北边,到了丰州之后南下,入河州,再乘铁路来胜州。都是西域胡商,说的话不能尽信。西域到底如何,实在不知,一切小心谨慎就是。”

  进西域的战事,杜中宵有些心累。距离实在太远了,很多事情都是未知数。不能行险,一切都是小心为上,不能冒险。距离过远,超出了侦察范围,很多事情都不方便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