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四方劫 >第一百零七章 诤谏108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一百零七章 诤谏108(1 / 2)

季夏时节,暑气方蒸,窗外鸣蜩一片,催得人昏昏欲睡。

虽然延英殿内点着醒神的熏香,还有几盆冰块镇暑,但天子李纯端坐在案几之后,仍觉得头脑发胀。

宦官用平板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念出来的奏折内容,让他的心情加倍烦躁。

“……一月之内,父兄先后病逝,实臣之不幸,痛哀何以为告?然边镇不可一日无将,又有三军将士推为留后,臣不敢自专,乞授旌节,伏惟圣裁。”

那宦官读罢,放下奏折,毕恭毕敬地站着。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当年被李纯策反,给了权宦俱文珍最后一击的梁守谦。如今,他官居枢密使,负责接受表奏和传达帝命,是每次延英召对时必然在场的重要人物。

李纯听罢奏章,陷入了沉思。

卢龙节度使刘济及其长子刘绲(时为节度副使),在不到两旬的时间内先后病死,于是刘济次子刘总(时为瀛洲刺史)便上书朝廷,要求继任卢龙节度使一职。

父死子继,实在是河朔诸镇的常态,所谓的上书求告,不过是给天子一个台阶罢了。

去年成德王承宗欲继任节度使,李纯想要扭转这一成例,便跟他博弈了一个“割地分治”的方案,结果王承宗反悔,公然扣押朝廷命官,酿成一场大战。此战拉锯大半年,双方互有胜败,至今没有结果。

在场的除了李纯和梁守谦,还有四人,包括三个宰相——司徒兼度支盐铁使杜佑、中书侍郎兼集贤院大学士裴垍(音“记”)和太常卿兼礼部尚书权德舆,以及一个负责草拟诏书的翰林学士、知制诰李绛。

三名宰相之中,以杜佑资历最老。但他年事已高,精力不济,又主要分管帝国的经济财政,因此若是谈论政事,通常由裴垍主导。

裴垍见皇帝沉吟不语,知他心中为难,轻轻咳嗽了一声,缓声道:“陛下,卢龙和成德的情形略有不同。这些年来,河朔诸镇之中,以卢龙最为恭顺,赋税虽自收之,但进贡不断。对外抵御乌桓、鲜卑之寇边,对内征讨成德亦是最早建功。刘司徒(注:刘济官封检校司徒)薨殁,陛下若不优加礼遇,善待子孙,恐怕会让各地节度使心寒,愈加不愿顺服中央。”

杜佑、权德舆纷纷道:“臣附议。”

宰相们都知道,这年轻皇帝平日里虽然有意收敛锋芒,但其实素怀宏愿,一心要内平众藩,外收失地,使国家重现贞观、开元时的盛景。有一次,也是在延英召对之时,李绛劝谏天子不要敛财,这年轻天子的回答掷地有声:

“今两河数十州,皆国家政令所不及;河、湟数千里,沦于左衽!朕日夜思雪祖宗之耻,而财力不赡,故不得不蓄聚耳。不然,朕宫中用度极俭薄,多藏何用邪!”

但也正因此,他们生怕李纯头脑发热,在成德之战久久无功的情形下,又想要去讨伐卢龙军。如今国家的财政只能勉强支撑一场战争,实在不能两面开战啊!

李纯站起身来,在屋内踱了一圈又一圈,最后停住脚步,对知制诰李绛道:“拟旨,追赠刘济为太师,赐谥号‘庄武’,朝廷废朝三日,以示哀荣。赐刘总旌节,封卢龙节度使。”

众人听了,相互对视,都是松了一口气。这圣天子虽然好胜,总算头脑还清醒。

李绛才思敏捷,刷刷数笔拟好了敕旨,交付天子并诸宰相审议无误后,便交给了枢密使梁守谦。梁守谦将敕旨封好,取出下一份奏章道:“检校尚书右仆射、淄青节度使李师道,有事禀奏。”

李纯闻言,原本已经憋着气的脸顿时更加阴沉,从牙缝里冷冷地迸出一句话来:“又是替王承宗求情?”

梁守谦迅速扫视了一下奏章内容,无奈地点了点头。他没有呆板地照章念诵,而是等待了一下。在李纯身边呆了几年,他知道这年轻天子虽有纳谏的度量,却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愿意听的。

李纯踱到梁守谦身边,劈手夺过奏章,瞟了两眼,然后拎在手中,冲着宰相们抖着:“一个月之内,第三封了,啊,第三封了!李师道这猪狗一样的东西,让他讨伐王承宗,他就派了一营兵马装装样子;现在吐突承璀啃不下来硬骨头,他是左一封上疏右一封劝谏!怎么,他是不是怕朕收拾了王承宗,下一个就轮到他了?”

新近拜相的权德舆一脸为难地附和道:“李师道确实是孟浪了。先前他两次上疏,陛下两次申斥,意思已经很明白了,何故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天威?……只是圣上啊,若每次都与他这样拉扯,显得好似市井无赖互殴一般,实在是有损天家颜面……”

“啪”的一声,李纯将奏章丢回梁守谦面前的案上,不耐烦地摆摆手道:“留中不发!”

杜佑颔首道:“既表明了态度,也留一个和缓的余地,留中不发确是最好的选择。陛下圣明!”

李纯回到座位上,重重地吐出一口气,像是要把心中郁积的烦闷一股脑儿吐光似的,这才没好气地对梁守谦说:“下一封!”

梁守谦拿出下一封奏章,面皮忽然一抽,看了看李纯,又扫了一眼在场诸臣,没有立刻就念。

李纯喝道:“看什么?念!”

梁守谦暗叹一声,干巴巴地念道:“《再谏主上河北止战疏》,翰林学士、左拾遗,白居易。”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