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西汉那些事儿:昭宣中兴 >傅介子斩楼兰15(2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傅介子斩楼兰15(2 / 2)

【傅介子再入西域】

按理说,傅介子会在这个岗位上,苦熬资历,争取能够位列九卿,跻身为太仆。但,他是一个热血男儿,渴望建功立业,青史留名。

傅介子成为平乐监后,有机会见到皇帝,还有辅政大臣霍光。傅介子抓住机会,再次请命,第二次出使西域。

这一次,他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,以武力解决对大汉不友好的典型国家。

为了说服霍光,傅介子还说了一个理由:楼兰截杀汉使、龟兹攻杀汉吏,若不严惩,如何震慑西域诸国。

此外,傅介子还发现了一个问题:途径龟兹时,龟兹王近就人,易得也,愿往刺之,以威示诸国。

霍光认真听了傅介子的意见后,给出了一个态度:龟兹道远,且验之于楼兰。

得到了霍光的支持,傅介子再一次出使西域,进而留下了这样一个典故:傅介子斩楼兰。

【悲催的楼兰那些事】

霍去病攻破河西走廊,大汉与西域接壤。楼兰身为西域门户,也是必经之路,自然进入了大汉的视线。

楼兰利用地利之便,倒戈匈奴,经常截杀汉使,抢夺财宝。

元封三年(公元前108年),汉武帝震怒,以赵破奴为将,远征西域,攻灭对大汉不友好的国家。楼兰,成为汉军打击的首要目标。

赵破奴是跟随霍去病征战匈奴的干将,也学到了闪电战的精髓,带领八百骑兵,深入楼兰,一战而破,俘虏了楼兰王。进而,赵破奴成为了第一位攻破楼兰的汉军将领,威震西域。

楼兰王被俘,押送长安。汉武帝没有斩杀楼兰王,反而将他送回楼兰。楼兰王臣服大汉,还派自己的儿子,前往长安为质。

楼兰王很悲催,投靠汉朝,又遭到匈奴的武力打击。为了能够在大汉和匈奴之间夹缝生存,楼兰王只能向大汉和匈奴分别遣送儿子为质。

这一方法,暂时解决了楼兰的危机。

太初三年(公元前102年),汉武帝发动第二次远征大宛战役。

匈奴逼迫楼兰,袭击大汉后勤补给线。楼兰王尚未付出实际行动,事情败露。汉武帝得知后,再次震怒,以玉门关将领任文正攻打楼兰,抓捕楼兰王,送到长安审判。

任文正奔袭千里,攻破楼兰城,活捉楼兰王,将其押送长安。

楼兰王说了一段来自小国的辛酸:小国在大国间,不两属无以自安,愿徙国入居汉地。

汉武帝再一次宽恕了楼兰王,释放其归国。

经过这一次打击后,楼兰王确实老实本分。不仅臣服大汉,还远离匈奴。这一现象,维持了十年。

征和三年(公元前90年),汉武帝发动最后一次远征匈奴。楼兰响应成娩(匈奴介和王,降汉,被封为开陵侯)号召,出兵助汉攻打姑师。

不久后,楼兰王去世,又一次改变了楼兰的立场。

楼兰王去世前,派出使者入汉,请求大汉释放楼兰太子归国继位。然,楼兰太子是不安分的主,在汉品行不端,被处以宫刑。

送一个被处以宫刑的人归国,这不仅是打了楼兰的脸面,还会让楼兰太子报复大汉。故而,汉武帝找了一个借口,不愿意释放楼兰太子。

楼兰太子不能归国,楼兰王只好另立其他儿子继承王位。

楼兰新王继位后,效仿老楼兰王,将自己的两个儿子,一个送往长安为质,另一个送到匈奴为质。

没过多久,新继位的楼兰王去世。

此时,汉武帝心力交瘁,国内矛盾重重,无力干涉楼兰内政。大汉不出手,匈奴出手了,立即将质子送到楼兰。

这位质子,叫安归,在匈奴为质期间,见识到了匈奴的强大,继位后选择依附匈奴。大汉听说楼兰又换了新王,下诏要求楼兰王入长安朝贺。

这时,老楼兰王的妃子说了这样一句话:先王派两个儿子到汉朝为人质,都没能回来,你为什么还要去朝见呢?

楼兰王采纳了她的意见,为了不得罪大汉,婉拒道:我刚继位,国内尚未安定,请让我明年入朝拜见天子。

汉武帝去世,大汉忙于内政。

楼兰与大汉矛盾越来越大,进而,导致楼兰王对大汉越来越不满,最终彻底倒戈匈奴。

遂成、王忠等汉使出使西域,楼兰泄露行踪,遭到匈奴截杀。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曾在汉朝为质,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大汉。

以前,霍光不能腾出手来对付楼兰。

现在,霍光要去做这件事。

一旦,成功了。他的辅政生涯,又将隆重增添一笔。而,傅介子主动请命,再次出使西域,成为霍光最佳人选。

就这样,傅介子再次踏上了西域之路。

【千里斩楼兰】

傅介子二次西域,再次来到楼兰。这一次,傅介子相当高调,满载金银珠宝。然,傅介子没想到,他来到楼兰,楼兰王不敢相见。

原来,傅介子第一次出使楼兰,问罪楼兰王安归。

楼兰王对汉使没有半点好印象。他害怕面见汉使后,又一次被问罪,令自己颜面扫地。再加上,楼兰王不想与汉使太亲近,让匈奴人误会。而,他心中第三感觉认为,此事有蹊跷,感觉到了危险因素。

无论傅介子如何宣扬财力,楼兰王的表情,没有半点欢迎的意思。

楼兰王不亲近,傅介子没有下手的机会。然,傅介子很沉得住气,一直寻找机会。傅介子继续引诱,深怕楼兰王不上当,带领使团大张旗鼓的离去。

来到楼兰西境,傅介子刻意停了下来。此时,傅介子心中也很急。已经到了楼兰西境,楼兰王太沉得住气。再走,就离开了楼兰境内,如何完成皇帝交代的使命。

傅介子想了一个办法,有意在楼兰王护送人员面前展现财力。

傅介子发出叹息:天子让我携带黄金和五彩丝绸,赏赐西域诸国,楼兰王不来接受,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。

这句话有个核心:你喊楼兰王快来,要不然,我离开了。这些财物,就轮不到他。

为了让楼兰的译者相信是真的,傅介子还刻意打开箱子,让他观看。

傅介子再赌,楼兰王贪财,不可能不会无动于衷。哪怕,楼兰王不来,楼兰权贵,也会心动。果不其然,译官回去面见楼兰王,将自己看到的,还有汉使的话,全部说了出来。

楼兰王纳闷:汉使真的是奉大汉天子的命令,携带财宝来赏赐西域诸国?

他们投靠匈奴,截杀汉使,为的不就是这些。

如今,只要认可汉家天子,就能得到这些东西。

楼兰王打消疑虑,带领权贵,一起去见汉使。

傅介子赌对了,楼兰王果然经不住诱惑。既然来了,那就去死吧!

傅介子为了让楼兰君臣放松警惕,先当着他们的面,展示大汉的富裕。随后,举行一场其乐融融的酒宴,进行友好交流。

这场酒宴,楼兰王没有感受到死亡气息,喝得是酩酊大醉。

傅介子见状,决定动手了。于是,傅介子来到楼兰王面前,说了一句话:大汉天子让我带一句话给你。

楼兰王没有察觉异样,不仅让身边的人避退,还起身跟着傅介子进入账内。

当楼兰王刚走进大帐,傅介子准备两名刀斧手,从后面发动致命一击,利剑贯穿胸膛。楼兰王尚未反应过来,就一命呜呼,丢了性命。

楼兰王被杀,事情来得太突然,楼兰权贵和侍从醒悟后,吓得惊慌失措。傅介子见这种情况,若不震慑楼兰君臣,他们也走不出楼兰地界。

于是,傅介子霸气宣告楼兰王的罪:楼兰王多次诛杀汉使,背弃汉朝,大汉天子派我来诛杀他。

宣布完楼兰王的罪状后,傅介子又强势宣言:楼兰王已经死了,应当改立以前在汉朝做人质的太子为王。

傅介子见楼兰君臣不服,豪气放言:汉兵方至,毋敢动,动,灭国矣!

此话一出,彻底震慑住了楼兰君臣。谁敢造次,等待他的就是灭国。傅介子拔出利剑,当着楼兰权贵,斩掉楼兰王头颅,霸气离去,返回长安复命。

一百多年后,有一人读到了傅介子斩杀楼兰王英雄事迹时,顿时间,热血沸腾,扔掉手中的笔,高声呐喊: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

这个人,是东汉外交家、军事家多种荣誉集于一身。他叫班超(经营西域三十一载,平定西域诸国内乱。他是自汉置西域都护以来,功绩最为卓著的人物)。

傅介子在西域,斩杀楼兰王,全身而退,扬汉之威。

消息传回长安,天下震动。

傅介子,是大汉的好男儿。做下这样举国震惊的热血沸腾之事,自然要隆重封赏,激励后人。

汉昭帝亲自下旨,昭告天下:

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,候遮汉使者,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、光禄大夫忠、期门郎遂成等三辈,及安息、大宛使,盗取节印献物,甚逆天理。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,县之北阙,以直报怨,不烦师众。其封傅介子为义阳侯,食邑七百户。士刺王者皆补侍郎。

就这样,汉昭帝时期,又一位以军功封侯的人诞生了。

他,叫傅介子。

【楼兰成为历史】

楼兰王死了,对楼兰的处理,也被提上了议程。会议商讨出这样的结果:以楼兰人治理楼兰国。

这个结果,还有一个前提条件:亲汉的楼兰王子。

一个人,进入了大汉朝臣的视线,他叫尉屠耆。

尉屠耆曾在汉朝为质,见识到了大汉的强大和富裕。回到楼兰,他也是坚定的拥护大汉。于是,尉屠耆被立为新的楼兰王。

汉昭帝还选了一位宫女,为尉屠耆成婚,并派人遣送归国。

按理说,尉屠耆从质子,摇身一变,成为楼兰王。还得到了大汉的全力扶持。这种情况,他应该高兴。但,史料告诉我们,尉屠耆一点都不高兴。

尉屠耆久居大汉,归国势单,楼兰王安归的儿子尚在。回去后,定会陷入权力争斗,唯恐被害。尉屠耆在汉时间长了,学到了权术,为了活命,他想了一个办法:给汉昭帝上书。

其内容:

身在汉久,今归单弱,而前王有子在,恐为所杀。国中有伊循城,其地肥美,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,令臣得依其威重。

朝臣商讨后,也认为尉屠耆言之有理。为了更好的管控楼兰,汉遣司马一人、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。

从汉武帝元封三年(公元前108年)赵破奴破楼兰,到汉昭帝元凤四年(公元前77年),这三十二年时间里,多次背叛大汉。

楼兰,这两个字令大汉很头痛。

于是,大汉做了一件事:改其国名。

楼兰国,被改名为鄯善国。

安归,成为楼兰国的终结者。

尉屠耆成为鄯善国的第一代君主。

从此,楼兰二字,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。取而代之,是鄯善国。

这一刻,楼兰,已经成为了历史。但,历代中原王朝见楼兰做的那些事,成为了文人墨客、能臣武将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
其中,诞生了这样的诗句:黄金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