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玄幻奇幻 > 再度青春:移民去350年前 >第一卷:苟且京师 第十二章 : 小试牛刀2(1 / 1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一卷:苟且京师 第十二章 : 小试牛刀2(1 / 1)

今天这个掌柜的,一口密云特色北京话一出口,让王直顿感亲切:“是,朋友所托,要几件官窑。”“公子来的真巧,昨天小店刚从京师总店来了两件官窑瓷器,您随我二楼看看。”说着掌柜的带着王直来到二楼,拿出两件瓷器,一个是双耳带盖的青花大瓶,有四五十公分高,一个是青白花小圆筒,估计是个笔筒。

王直接过来,直接就翻过来看瓶底,都有“大清顺治年制’的字样,其它也没细看,看了也不懂,“我这个朋友是海外客商,想用西洋货换你的瓷器行不行?”王直问,“哦,但不知道是什么西洋货?“刘掌柜略一迟疑答道,王直拿过双肩背,掏出那两面镜子,这是两面老式钢架椭圆镜,书本大小,十块钱一个。

刘掌柜开始是被双肩背吓了一跳,显然没见过这物件,而后就张大了眼睛,接过镜子,双手捧着细看,镜子里的胖脸都有点颤抖,又举起镜子,上看、下看、左看、右看、远看、近看,还不停挤眉弄眼,做着表情,良久才把镜子还给王直,点点头说:“公子哥呀,换倒是可以,但小店眼下只有这两件官窑,你要是想换,我还要从京师调货,怕是没有三五天来不了,不知能不能等?”王直听了心里一动,大爷的,看来这破镜子很值钱嘛,应该能换很多官窑。

之所以带镜子来,王直是做过功课的,从网上他查到,这清初的玻璃镜还是稀罕物,全靠西方进口,价格昂贵。直到康熙39年,也就是1700年,朝廷才请了个德国传教士纪里,在BJ设立了玻璃厂造办处,这才有少量玻璃镜子生产,但质量也很粗糙,而且产量也有限,每年只能在冬季几个月里有生产,产品只能供应宫廷和顶级王公贵族,直到嘉庆后期,镜子和玻璃制品才开始在民间慢慢普及。

可是他还是没想到能这么值钱。“这样吧,我还有点急事,等不及了,先用一面镜子换吧,”王直将一面镜子递了过去,刘掌柜有些迟疑,“这个。。。。。。这一面镜子换两个官窑,小店历来信义为重,不能占公子便宜呀。这样吧,我这还有个宣德炉,是店里上香用的,货真价实前明的,望公子不要嫌弃呀!”

宣德炉,好像听说过,应该也值点钱,白给干嘛不要,王直想着拿过了香炉看了看,铜的,半新不旧,有“大明宣德年制“的字样,其它不用看了,成交,刘掌柜的明显是有点喜出望外,忙张罗着让小二打包,外包装用的是木板箱,里外两层,里层填上纸条、外层填上稻草,掌柜的亲自动手检查,生怕有什么闪失,包装完毕。

王直也递上了镜子,“不知公子西洋镜可有包装?”这么金贵的东西怎么连包装都没有,掌柜有点纳闷,“这,包装已经损坏了,烦劳掌柜的自己配一个吧,”一个十块钱的破镜子,哪来的包装,要说包装也有,塑料袋,也不能给你呀,王直心说。

交割完毕,刚要告辞出门,掌柜的又把王直叫住了,去柜台上写了个纸条,递给王直说:“这是小店在京师总店的地址,掌柜的是在下家兄,公子如果有机会去看看,总店比小店瓷器多百倍,家兄仁厚讲信义,做生意大可放心。”刘掌柜看出来了王直不是凡人,穿着、打扮、气质,背包、镜子都不同凡响,自己这小店定然是伺候不了的,不如推荐给哥哥的总店。

王直收下纸条,小二喊了店里的一个伙计,用推车装上瓷器箱子,跟着离了瓷器店,也没在城里多逗留,直接回到山神庙,放下瓷器,把伙计打发走,上穿越船胜利返航。

第二天,北京潘家园一个古玩店里,王直坐在沙发里喝着茶,茶几上两个中年男人,捧着那两件瓷器正用放大镜看着,宣德炉就放在一边,已经折腾半个多钟头了,老板又是查书,又是打的电话、又是对图片,始终不能确定真假。

王直心里这个气呀,这已是第三家了,前两家也是这样,来回折腾,宣德炉都没得说,用他们的话说,都是大开门。可就是这两件瓷器,都是看了一溜够,就是确定不下来,奶奶的,我这些东西比故宫博物院里的都特么真,这些棒槌,王直心里骂道,可又不是一家这样,家家都这个德性,也真让他没脾气。

忽然门开了,一个白发老者走了进来,“唉,郭老来了!”两个中年人迎了上去,又是鞠躬又是接握手,“今天只能请郭老给掌掌眼了,从没见这样成色的”,一个中年人一边擦汗一边说,那个郭老也没多说话,直接走到茶几边拿起瓷器,仔细端详,先是青花瓶、后是笔筒,来来回回又是二十多分钟。

老头的脑门也开始见汗了,老脸通红,又皱眉又呲牙,可就是不能给句痛快话,王直也是快疯了,心说这尼玛真是见了活鬼了,现代这些玩古玩的到底能不能行,以前从电视上看不都神着呢吗,怎么都拿着真货反倒不认了,都瞎了眼吗?

“几位,差不多了吧?要是还不行我就先撤了,我还有事“,王直实在等不下去了,“小伙子,惭愧了,老朽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,款式、形制、釉色、品相,都绝对没问题、绝对开门,可就是您这包浆,这开片、又不像老的、有贼光,火好像都没退完,可这又是顺治朝的,东西又确实是好东西,”老人一边擦汗一边说,“那算了,咱也别瞎耽误工夫了,我撤了。”

王直置不起这个气了,起身要拿东西走人,“等等,小伙子,我姓郭,今年75了,古玩行里五十多年了,不敢说见多识广,可瓷器这一行,在京城还是有点小名的,你这物件老朽也是第一次见,这样吧,那个大青花估计我没那个财力,笔筒你开个价,打眼我也认了,我要了。”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