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小说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在飞机上 >第十章 村的善良(2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十章 村的善良(2 / 2)

河西村有两个生产队,鹅彭和外头是一个生产队,叫河西生产队。山头底和杨家是另一个生产队,叫杨家生产队。

河西村的西边,还有个自然村叫冬山,同属于双井大队。

从冬山到河西有一条沟渠,是两个生产队稻田灌溉的主要水源。百余亩田,都指着它呢。所以叫沟渠,就是长年有水流淌着,但不大,还不能叫溪,更不能叫河,只能称之为“沟”“渠”。虽然不大,但很重要。这条沟渠叫乌山渠,其源头是更远的一座大山,叫乌山。

那时候,生产队会组织青壮年农民到乌山砍柴。柴,是村里烧锅做饭的主要燃料,没几户人家买得起煤。

就在邹国龙死的前两年,大旱。

冬山生产队的人,就把乌山渠给拦了,清凉的水都哗哗的流到他们稻田里。河西生产队的稻田,眼看着干裂,裂痕越来越大。

一天夜里,衰有队长就带着几个青壮农民,扛着锄头、铁锹等工具,把沟渠挖通,那水便哗哗的向河西生产队田里流。谁知不远处,冬山生产队有两人潜伏着守夜,见河西生产队的人多,便一人盯着,一人回队里叫人。

那盯着的人见自己队里的人来了,胆子也大了起来。于是,便站起来大声阻止,意思是不能放水。双方便叫骂起来,吵着骂着,不知道怎么的,便动起手来了。

十几个人便打成一团。幸好都是一个大队的,沟渠毕竟小,尽管各属两个生产队,人是熟悉的,都认识。没有动用工具,只是赤手空拳的推推打打而已。

虽是群架,但规模有限。

几年以后和西溪大队的那场架,可就大了。那是整个河西村两个生产队和西溪大队的一次群架,双方全部劳动力全上,并各自宣称凡是参加了打的,都记工分,男的上场打,女的烧水送吃的,还负责包扎受伤者,后来女的也上场打,可谓全村总动员,有组织有指挥。公社书记到场也无法阻止。最后是县公安局出动民警,包围起来,鸣枪示警,才静止下来。

最后,抓了几个起哄带头的,关了十来天。农村打架的事时有发生,也就这样了。后来了解到,打架的起因就是西溪水灌溉稻田的事。

这场群架,虽没有死人,但各自重伤五六人,轻伤十余人。生产劳动一度停止,无法开展。衰有队长就是那次被撤职的。

不过,三年以后,生产队也不存在了,国家实行包产到户了。

想起这些事来,周瑜在训练场耳尖,听到笛子声,走过去“妙手回春”般的贴膜,也就不奇怪了。

农村们既会打架吵骂,也会互相帮衬。骂人时,不顾脸面;打架时,往死里打;帮人时,义无反顾,不仅不计前嫌,而且不图回报。

河西村民,有刁钻古怪甚至恶的一面,也有相互扶持良善帮人的一面。

全村人对老先生的尊敬,正是村里人为人处世本质的表现。这是一根接力棒,是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幸福的承载,是给予与回报的惬意,撇开物质不说,一旦与心灵组合,就会产生和谐的意念。那时候,邻里之间,借一杯油,借一匙子盐,是常有的事。

人生是美丽绚烂的,只要你善于发现,你就会在平凡中发现美的人和事物,就会在欣赏人和事物时,顿悟人生——

崇高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最微末的地方。人际关系亦如是。

机舱从第四排往后,几乎都坐满了。让人感觉机舱里,还是充满了和谐。

和谐是一种美,是一种力量,是一首真善美的交响曲,就像周瑜妙手回春贴过膜的笛子,笛音更加悠扬美妙。

和谐是文明的象征。

(期待中……)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