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!智能小说网手机版

锁龙井

类别:其他类型

手机阅读本书
锁龙井
华夏被誉为“龙的传人”,可我们却时常诞生一种疑问:历史上真的有龙吗?如果有,它会生活在哪里?为了解答这个疑问,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北新桥下的“锁龙井”。据说这里是距离真龙最近的地方。

标签:锁龙井,火星
字数:0W
作者:火星
点击:32
更新:2024-08-15 20:54:07

华夏被誉为“龙的传人”,可我们却时常诞生一种疑问:历史上真的有龙吗?如果有,它会生活在哪里?为了解答这个疑问,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北新桥下的“锁龙井”。据说这里是距离真龙最近的地方。

免费阅读

华夏被誉为“龙的传人”,可我们却时常诞生一种疑问:历史上真的有龙吗?如果有,它会生活在哪里?

为了解答这个疑问,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北新桥下的“锁龙井”。

据说这里是距离真龙最近的地方。

……

位于北京城东直门内大街和雍和宫大街的交汇处的北新桥,是我国的一处很有特色的景点,如果你途经此地,就会发现这里压根就没有桥,更没有桥翅。

一座以桥命名的景点,竟找不到半点跟桥有关的地方!

“北新桥虽然没有桥,却有一口年代悠久的老井,这口井被为锁龙井(也有一说是锁蛟井),正因为这口井的存在,才使得北新桥得以名声大噪。”

在前往北新桥的路上,同事们七嘴八舌地聊起了关于锁龙井的各种传说,可能是觉得我们的说法太不靠谱,熟知北京人文历史的杨主编,主动向我们介绍起了锁龙井的由来。

“民间最早出现关于锁龙井的传说,据称是与大禹治水的典故有关。”

相传在尧舜治世的洪荒年代,“寰宇之内,洪水横流,平地水浸,民不聊生”。

有个叫大禹的官员被派去治水,发现水患缘由是因为淮河之中有一头母蛟正在兴风作浪,便率领臣民与展开了多次搏斗,最终将母蛟困在了“颍河”,之后大禹命人堵住了颍河的泉眼,迫使母蛟归海,在母蛟逃亡过程中,大禹命勇夫百名跃入水中,以绳掷套,将这头母蛟束缚起来。

此后,大禹便在高阜挖下一口深达千丈的深渊竖井,井中立上一根桩柱,并将母蛟锁入井中。

杨主编告诉我们,如果以这个故事为准,那么真正的锁龙井应该在山东济南。

“不过历史上关于锁龙井的传说多不胜数,北新桥并不是唯一的一处,它之所以会受这么多人的吹捧,与流传在这里的故事有很大关系。”

洪武元年,大明王朝建立,刘伯温与姚广孝奉旨对北京城进行重建,这两人都精通风水和玄术,他们傍山观水,俯察龙脉走向,意外发现北京城有九口海眼。

据说九口海眼都直通东海,分别位于京城的近郊,从天空看去,这九个地方的连线是一条卧着的龙。

“其中最大的海眼有三个,玉泉山镇的大庙之下有一个,北海有一个,最后一个海眼的位置,则位于东直门的北新桥。”

为了防治水患,刘伯温和姚广孝便在东直门修筑了一口锁龙井,然后制造了三条镇龙的铁索,垂入井中,作法将恶龙永远禁锢于此。

杨主编引经据典,对这段历史描述得十分详尽,但我和丁健还是提出了一些质疑,“既然一共发现了九个海眼,为什么单单只在北新桥修锁龙井?”

杨主编笑着摇头,“并不是所有传说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,单说北新桥的锁龙井,历史上便有好几种说法。像什么“江猪镇龙”、刘墉用济公的法宝镇压恶龙等等。”

此外BJ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,据称是BJ连年暴雨,人们曾请来一位算命先生,经过算命先生指点,他们每年都要把一个孩子填入井眼,才能平息孽龙的怒火。

“总之,不管是谁镇的,或是镇了什么,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只要有人动了锁龙井,北京城就一定会变天。”

……

在进入帝都的当天下午,杨主编亲自驱车,带我们赶赴北新桥参观。

途径崇文门,杨主编忽然把车停在路边,指了指崇文门的城楼,说要带我们去见识一个有趣的东西!

起初我以为杨主编是为了带我们参观人文古迹,便对他说,“许多历史建筑都经过现代人的加工,很难找出什么年代感,还是不要去了吧。”

杨主编说,“建国以后,崇文门的确经历过几次翻修,但整改力度不大,很多地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迹的原样,另外,我带你们上城楼可不是为了观光,而是为了找一样老物件。”

边说着,杨主编已经带我们爬上城楼,伸手往前面指了指,表示已经到地方了。

我们几个沿着他指向的地方看去,只见城楼中间悬挂着一口巨大的老式铜钟,直径约有两尺,高逾一米,上面雕刻着许多暗影浮雕,铜钟表面已经腐锈斑斑,十分斑驳。

想是许久无人打理,铜钟表面积了一层厚灰,色泽暗淡,颇有年代感。

杨主编说,登上崇文门的目标是为了它。

趁我和丁健捣鼓摄相机的时候,他为大伙讲述起了此钟的来历,“老BJ流传着一种说法,叫‘九门八碘、一口钟’,这口铜钟的来历,传闻便和锁龙井有关。”

洪武年初,姚广孝奉命改造北京城,在发现北新桥下的“海眼”之后,便与刘伯温修筑了一口锁龙井,然后制造了三条镇龙的铁索,垂入井中,作法将海眼下的恶龙禁锢于此。

据说老龙被填入锁龙井之后,曾经托梦给姚广孝,质问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脱困?姚广孝在梦里告诉他,“只要你听见开城门的打碘声,就可以出来了。” 这一天后,崇文门开城、关城便不再打碘,一律改为撞钟。

“这口铜钟就是当时留下来的。”

杨主编指着铜钟告诉我们,北京城一共有九扇城门,每当城门关启时,其余八扇城门一律打碘,唯有崇文门才有这口铜钟,也算是从侧面印证了“锁龙井”的真实性。

“带你们逛崇文门,是因为这口铜钟比较有代表性,至于另外八座城门,由于时间关系,就先不带你们过去了。”

女同事王芹小声说,“看来锁龙井的传说应该是真的,能找到实物佐证的东西一般都错不了。”

杨主编哈哈一笑,对王芹摇头道,“铜钟本身并不能证明锁龙井下就一定有龙,传闻毕竟是传闻,别当真。”

等我和丁健拍完照片之后,杨主编就带我们离开,然后径直驱车去了北新桥。

……

出发前我们满怀憧憬,可当采访队真正步入北新桥,大伙却愣住了。

这里不仅没有桥,连口井都没有,只剩一条笔直的大马路,径直延伸进丛花绿叶当中。

望着大伙错愕的眼神,杨主编忍不住又笑,“建国后,这里经历了好几次旧城改造,锁龙井早就被填埋到地下,想看真正的锁龙井,非得掘地三尺不可。”

我和丁健都感到失望,想不到大名鼎鼎的锁龙井,居然连块砖头都未能留下。

孙露说,“那真正的锁龙井应该在哪儿?”

“在我们刚才经过的十字路口东北角,曾经有个小庙,用来填海眼的古井本该在小庙里头。”

杨主编摸着下巴回忆道,“不过后来小庙被拆掉了,承包商在原址盖起了大华百货商场,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那口井了。”

我很好奇,杨主编为什么对锁龙井的故事这么清楚,这些事情可未必能在网上查的到。

杨主编便笑笑说,“我的原籍就在北京,大学毕业后才去了外地生活,说到对帝都的了解,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过我。”

我恍然大悟,忙问杨主编去没去过锁龙井原址?杨主编点头,说他曾经去过一次。

“我年轻那阵,和你们一样喜欢瞎胡闹,曾经和几个同学一同去参观过,还在锁龙井选址上逗留了一晚上,龙是没看着,第二天就感冒了!”

他说那地方一到晚上就冰凉冰凉的,温度也低,就算壮年小伙子,待上一夜也扛不住冻。

同事孙露急忙追问,锁龙井上是不是真有几条胳膊粗的大铁链,有人说只要趴在井边观望,就能在井下看见龙游来游去的,是不是真的?

“北新桥连个臭水沟都找不到,哪有什么龙?这些市井谣言根本不足为信。”

杨主编哭笑不得,不肯往下讲了。但架不住我们几个轮番劝说,只好在路边找了个长椅坐下来,勉为其难地讲述起了自己祖上的一些经历。

“锁龙井存在的意义,反映的是老祖宗千百年以来的治水理念,并不是说那地方真的就有龙。龙是什么?本质上,它只是一种精神隐喻,不能把它和封建迷信混为一谈。”

开讲之前,杨主编首先强调一点,这种老掉牙的迷信故事听听就可以了,但千万当不得真。

早年间,北新桥的那口古井一直裸露着,因为距离主城区很近,所以会有不少小孩在井边纳凉玩耍。

这其中就包括杨主编的爷爷。

“他老人家小的时候,曾经跟人比赛丢石子,捡了石子朝井里扔,结果很长时间都听不见回声,几个孩子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大人,结果全都挨了揍。”

后来大人们怕小孩常在井边玩耍,会出事,就通知了当时的政府,第二天上面就来人,用一块石头压住了井口,还在附近立了牌子,写着“古井危险、禁止靠近”的标语。

“我爷爷还在的时候,常说井下填着一口海眼,海眼有多深?没人知道,不过掉进去就永远出不来了。”

“至于井里是否有龙,我爷爷说他没看见过,他小时候倒是拉过那条铁链,太沉了,根本拽不动,后来叫了几个小孩一起拉,忙活大半夜,还是拽不起来。”

当天夜里,杨主编爷爷就发了高烧。比较诡异的是凡是陪他一起拽过铁链的小孩,也都依次发烧了,有个小孩甚至声称自己梦到了那条老龙,就盘在他家房梁上,咆哮了一整夜。

后来几家大人便联合起来,请大仙在井边操办了一场法事。

……